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移动互联网技术等革命性创新因素的影响,企业间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人才大数据新技术的出现,已经颠覆传统的人才选拔、招聘、测评等技术,高端人才争夺战面临新的全新变局。
1月20日,“人力资源大数据联盟”在“第十二届中国雇主品牌年会”上正式揭牌成立,吉贝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人力资源大数据联盟”致力于通过资源共享、协同行动和集成发展,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人力资源大数据关键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人力资源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同时构建产学研用多方联动、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人力资源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人力资源大数据联盟”揭牌仪式上,吉贝克董事长刘世平博士表示,大数据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企业招聘、用人、提升人才、留住人才。这方面的大数据应用包括人才招聘过程的智能匹配,人才流失的可能和流失原因的预估以及人才的挽留;二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三是政府机构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对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专业评价等工作的推进。本文我们将结合广西人社、河北人社大数据平台项目和上海财大、江苏开放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大数据项目,对大数据在企业、高校、政府部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介绍。
一、企业人力资源领域大数据应用:人才招聘的智能匹配,企业会员流失预估及挽留
2017年,吉贝克为广西人社建设大数据平台一期项目。该平台能够整合贯通内部各业务板块数据,引入外部大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爬虫技术对海量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可实时、高效掌握市场人才供求状况,提升精细化和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打开市场业务空间。
广西人社数据应用平台包含精准信息推送系统、人岗匹配分析评价系统、人才智慧评估和人才流失预估、未就业毕业生追踪与精准帮扶管理系统等丰富应用
(一)人岗匹配,促进就业
广西人社部门非常注重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利用大数据平台“人岗匹配模型”精准帮扶大学生就业。广西人社大数据平台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促进就业的人岗匹配机制。大数据平台“人岗匹配模型”基于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精准人岗匹配,依据求职者简历和职位要求,进行求职者与求职者、求职者与职位等内容的匹配或对比分析,采用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从多个维度构建匹配评价模型,并进行评分,从而把最符合岗位需求的人配置到最适宜的岗位上,大力促进广西就业率提升和就业稳定。
匹配主题内容从招聘简章内容出发进行划分,主要包含四个层面,一是针对职位要求的选项指标(即网站中能够选择并明示的要求),主要包括学历、薪资、工作年限、工作地、工作性质、专业、职称等等;二是阐述性指标,主要为网站中职位要求(即企业填写的职位要求、职责等,以文本形式呈现),包括文本描述的岗位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任职要求等;三是素质能力性初步评估指标(例如组织能力、抗压能力等);四是人力资源共性指标,包含人力资源在招聘过程中常见的评价性问题,例如本岗位工作经验、本行业工作经验、荣誉情况、跳槽频繁度、升迁情况等等。
匹配过程对广西人才网站具有积极影响:
升级网站简历投递流程,是补充完善网站推荐功能;
运用测算匹配率进行收取简历筛选排序、效率测算和查询人才库新增匹配等;
增加初步测评,得出初步类似测评报告,企业用户可以得到简历与职位之间的匹配效果和相关面试注意事项,个人用户可以得到投递该职位的竞争力说明、简历缺失或完善建议、职业生涯注意的事项等;
初步匹配评分后,依托人力资源超市提供增值服务功能,即企业用户可以得到对个人的评价与建议后,植入下一步的测评服务和背景调查服务等增值服务,个人用户获得培训方向、简历完善等建议。
(二)人才流失预估,及时预警挽留
流失率的降低,对于企业提升持续性盈利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客户意见分析,建立客户流失模型,分析客户流失因子,最大限度的挽留有流失意向的客户,指导客户流失预防工作。
广西人社大数据平台通过续费分析平台进行会员流失预估及挽留。该平台通过当前会员的续费情况,分析广西人才市场当前的客户流失率,并对未按时续费及降低级别的会员进行预警,使其直观了解到当前客户的流失状况,促使广西人才市场提前与客户联系,开展客户关系的维护工作,以降低客户的流失率。同时,该平台通过流失客户转化分析,使其精确掌握对于流失客户挽回工作开展的情况,完善其监督预警机制。
二、高校人力资源领域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管理
高校利用大数据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主要应用包括以下方面:
学生主题
用分析方向:就业情况分析、学习行为分析、自杀倾向干预
教师主题
应用分析方向:人员规划、人员流动
教学主题
应用分析方向:学科规划、排课策略
经营管理
应用分析方向:心理咨询、校友联络、资源调度
(一)上海财经大学“一卡通应用分析平台”,助力学校经营管理
吉贝克成功实施了上海财大、江苏开放大学等大数据项目。上海财大大数据项目“一卡通应用分析平台”助力学校经营管理,实现的成效包括:
“信息管理驾驶舱”提供校内所有业务数据、一卡通、财务数据、人力资源等经营数据的综合分析展示窗口,为高层管理提供经营决策支持; 为中层管理者提供杜邦分析、专题分析、报表分析等,横向了解业务数据需求;为业务运营人员提供即席查询、定制报告等纵向数据统计分析。
(二)江苏开放大学“大数据平台”,辅助科学预测,有效促进就业
江苏开放大学与吉贝克共建的大数据平台,旨在提升大学科学预测和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分析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评估水准,实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高校专业培养方向的拓展。
辅助科学预测:随着大学信息系统接收到的数据越来越多,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记录分析,可找到最好的预测模式,如预测招生生源情况、就业情况,学生的各种需求情况、教师的科研项目管理、教职工人事信息管理以及学校未来发展状况等。
保障安全网络环境:近年来,校园网BBS、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网络舆情研究对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环境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数据平台可大力提升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分析水平,为大学提供健康稳定的教学环境。
提升教学水平:大数据平台还可显著提升大学教学水平,提高大学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学生点击教师视频的关注频次和浏览量,利用大数据平台上大量数据的支撑,找出学生喜爱的课程,帮助老师明确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就业:大数据平台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教育数字化建设水平,基于我国大数据人才紧缺的现状,大数据平台建设有助于高校大数据专业培养方向的拓展,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除江苏开放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之外,吉贝克与高校的合作还包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绍兴文理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教学版企业XBRL报告平台,吉贝克积极推进高校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与时俱进,助力高校为国家培养紧缺的大数据人才,推进财会教育与国际接轨。
三、政府人力资源领域大数据应用:推进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专业评价工作
2016年吉贝克成功实施了河北人社厅大数据项目。河北人社厅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指导就业工作。当前河北人才就业创业工作的信息化已经全面铺开,推行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手段在就业服务领域的运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河北省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整合大学毕业生的数据,打通毕业生与社保之间的数据壁垒,能够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利用大数据进行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工作的推进。
(一)助力专业设置,提升高校就业
通过大数据的就业率监测,及时掌握各大院校就业率达标情况,明确重点的就业帮扶院校,聚焦重点帮扶对象,提升高校就业工作开展效率。对各大院校各专业的就业率情况进行分析,对就业率持续低下的专业,及时调整专业招生情况。
(二)大数据关联分析,助力扶持政策制定
河北省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大数据的关联分析、决策分析,高校毕业生享受求职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政策的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比例在70%以上,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效果较为明显,性价比较高,为业务部门进行政策的决策支持以及资金的分配调拨,制定有效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三)人才流失分析,助力地域就业指导工作
随着河北“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河北更加关注大学生人才外流情况。河北人社运用大数据对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河北高校毕业生外地生源首要流向是回本省,所有省市均超过50%,留河北就业的比例总体不高。河北内部不同城市在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其中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保定、唐山等城市“流入流出比”较高,说明地域接近京津,城市基建较好,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对大学生就业、居留的吸引力较大。通过大数据分析,业务部门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地域就业指导工作。